雖然黃爺時期的阿其已經很虐人了,但還沒有達到頂峰啊!!
余其揚的27~37歲,是終於成為上海王的時期,
這時的阿其是以蓄著小鬍子的造型登場,
大概是鍾漢良的臉真的太嫩了,不蓄著鬍子感覺不出成為會長的氣勢吧!!
這也是整部劇一段極具爭議、虐心程度最高的時期,
其實自己一直不懂為何從阿其上任後就直接跳到了9年後,
照理來說,在阿其接掌初期,剛取得南京路的浦江商會這時還是很有作為的,
應該也是「余爺」意氣風發的時代,
但導演和編劇偏偏選擇鏡頭直接跳轉9年後,
這時大環境已然遽變,師爺已走,三爺、五爺處於退休狀態,
在風雨飄搖中的商會阿其沒有人能商量,所有的責任只能自己一肩扛,
為了不辜負常爺,為了讓浦江商會繼續撐下去,
於是漸漸成為大夥眼中不能認同的會長。
這個浦江商會會長是一個常常從惡夢中驚醒、冒了一身冷汗的會長。
為了繼續生存,阿其決定開辦銀行, 但這步也讓阿其和大家的心愈走愈遠。
能說這時的阿其沒有魄力嗎?
他其實很努力的在商會和政府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。
在他和浦江商會元老們起衝突的場景中,
可以從他的眼神看出他的無奈與不被了解。
所以接下來的劇情真的是大虐,虐阿其,也虐我們看劇的觀眾啊!!
對何立開槍的阿其,內心何嘗不痛苦,
這時自己想起師爺對阿其說過的話:
「一旦數萬會眾的生死壓於你一人的肩膀上,不是能不能做,而是應不應該做。」
是師爺口口聲聲的教導阿其要以浦江商會的利益為優先,
常爺都能為了浦江商會,而讓殺害自己的凶手當上會長,
在阿其的價值觀裡,雖然有違良心,但為了浦江商會他「必需」這麼做.......
孰是,孰非,已經不是那麼簡單能下定論了。
特別有感觸的是在劇中阿其說了一個殺手的故事給小月桂聽,
殺手明明知道接到的任務是十分艱難的,但他還是必需去,因為他是殺手,
最後雖然殺手完成了任務,但是重傷的他還是在回家的路上就去世了,
其實,殺手就是在說他自己,
他一直很清楚他在做什麼,也清楚這是一條回不了頭的路,
但是,他必需做,因為他是浦江商會的會長。
所以在知道必需和小月桂決一了斷時,即使他們人數佔了上風、武器更精良,
他也知道即使他們贏了,浦江商會也是重傷,
不管是他,還是浦江商會,也是很難再走下去了,
所以他的心中早就有了決定。
在聽到小月桂現在還是愛著他時,他笑了,多麼令人心酸的笑容啊?
死在最愛的人的手裡,阿其的嘴角竟是泛著笑,
他應該覺得這是最完美的結果了。
雖然在最後,大家口口聲聲的指責阿其變了,
但自始自終其實阿其都沒有變,他還是個那麼重情、重義的人,
只是他被「浦江商會」制約了,他被常爺長久以來給他的恩情桎梏,
所以浦江商會怎麼也不能在他手中結束,這就是他必需承擔的命運啊!!
阿其雖然從年少到青年已經成長了許多,
但還不足以成為像常爺、黃爺一樣叱吒風雲的人物,
再加上時勢所趨,商會的影響力必定一直減弱,
所以也許看到劇的後期,會有股阿其的余爺不夠有氣勢、力不從心的感覺,
但個人認為這就是編劇想要呈現的效果,
浦江商會的結束是必然的,也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,
所以就不用再糾結這些,好好心疼註定是悲情人物的阿其囉!!
老實說這劇並不是自己喜歡看的類型,太沈重、太虐心了,
但不得不提的是鍾漢良在劇裡真的好養眼,
雖然這麼說很對不起他的演技,但他一出現就是會讓人有股在看他的寫真、MV的錯覺,
再硬的劇情還是可以吞下去,
所以還是要感謝他,讓自己因此沒有錯過了一部好劇,
那....既然是看劇的動力,在結束前當然也要再多貼幾張自己截的劇照囉!!
好喜歡這張阿其拍照時的眼睛,因為眼裡有小月桂,所以連眼睛都笑著呢!!
悲傷的阿其
只能在修道院外看著沁云的阿其,
其實在他的內心裡沁云一直都是他的「家人」啊!!
即使沒有情人之間的愛,但還是有家人的愛,他是真心想和沁云走一輩子的,
所以沁云的離開其實也給了他內心很大的缺口。
一個閉眼,無數的無奈,
所以說阿其真的是讓人心疼的啊!!